“高考落幕,并不意味着家财万贯”。近日,一则新闻引发关注:一名高考女生在完成高考后,要求父母购买全套的“苹果产品”:包括电脑、平板、手机、手表和耳机,总价高达四至五万元。由于父母收入有限,未能满足她的要求,她便情绪失控地喊道:“既然没有能力,为何要生孩子!”这样的言论让辛辛苦苦养育十几年的父母感到十分心寒。
四至五万元,对于许多普通家庭来说,那是近一年的血汗钱。据央行数据显示,中国居民杠杆率已超过60%,许多家庭都在负重前行。孩子随口提出的“全家桶”需求,可能正是车间里父亲磨损的手套,或是菜市场母亲反复权衡的几角钱。父母的爱是无价的,却被孩子当作ATM机,一旦取不出就恶语相向——这种扭曲的逻辑,让人心寒。
“没能力生什么孩子”,这句话字字如刀。父母付出了十几年的光阴,换来的却是子女冷酷的物化评价。当亲情变成了赤裸裸的物质交易,人性的根脉已被消费主义的狂潮侵蚀。校园里的攀比之风暗涌,最新款的电子设备成了炫耀的资本,仿佛没有它们,青春就矮人一截。然而,这种扭曲的价值观正在无声地毒害年轻的心灵。
在全球范围内,苹果产品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实际持有率并不高(非官方统计约7%)。我们追求的究竟是产品本身,还是它虚幻的光环?父母在柜台前的窘迫沉默,工厂流水线上的疲惫身影,难道抵不过一个冰冷的商标?当孩子把亲情明码标价时,可曾想过是谁在风雨中支撑着他的天空?
真正的爱,不是无条件的纵容。拒绝超出能力的索取,正是父母深沉的责任。养育之恩深似海,岂能被几件电子产品轻易衡量?孩子啊,高考只是人生的一站,学会体谅和感恩,才是真正成人的开始。别让虚荣蒙蔽双眼,看不见父母鬓边的霜雪。
当物质的欲望掩盖了良知的微光,再昂贵的苹果设备也抵不过灵魂深处悄然滋生的锈迹。
各位读者,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讨论。#高考后购物#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