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海军在中东地区采取行动,与北约飞机在红海发生对峙,导致对方情绪激动。

据多家国际媒体报道,德国外交部通过社交媒体公开发声,称德国一架执行欧盟红海护航任务的侦察机遭遇了中国军舰的激光照射。对此,德国外交部迅速召见了我国驻德国大使,并对此事件表示了强烈的抗议。

图片[1]-近期,中国海军在中东地区采取行动,与北约飞机在红海发生对峙,导致对方情绪激动。-瑞泰资源分享网

德国国防部的电子声明中强调,中国军队的行为对德国人员构成威胁,并干扰了行动,这种做法是完全不能容忍的。声明中还提到,一架执行“阿斯皮德斯”常规护航任务的飞机,在未经任何理由和事先接触的情况下遭到攻击。

德国国防部透露,该飞机是一个配备多传感器的飞行平台,当时正在红海上空进行护航任务,其主要职责是为指挥中心和合作伙伴提供实时情报。在遭遇一艘中国军舰多次后,该飞机遭受激光照射,被迫紧急结束任务并降落在吉布提的特遣基地。幸运的是,飞机未受损害,飞行作业已恢复正常。

图片[2]-近期,中国海军在中东地区采取行动,与北约飞机在红海发生对峙,导致对方情绪激动。-瑞泰资源分享网

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点是,德国方面明确表示该飞机不属于德国国防军的军用飞机,而是由一家民用企业所操控。尽管如此,飞机上搭载了德国军方人员。另外,德国方面同样拒绝公开该飞机的确切型号及飞行数据。除此之外,德国方面同样未透露是哪一艘中国军舰对飞机进行了照射。

无论是德国方面提到的“该飞机多次遭遇同一艘中国军舰”,还是其“隶属于民用公司却执行军事任务”的说法,这些都似乎指向了一个推测:这架被称作“护航飞机”的飞机,实际上可能是德国国防军所拥有的用于情报搜集的“间谍飞机”。而且,该飞机多次有意或无意地出现在解放军军舰附近,这或许引起了解放军军舰的注意,并导致他们使用激光照射作为警告,试图驱使该飞机离开事发区域。

图片[3]-近期,中国海军在中东地区采取行动,与北约飞机在红海发生对峙,导致对方情绪激动。-瑞泰资源分享网

此类事件并非首次上演。2022年,澳大利亚官方公开指出,中国军舰涉嫌“故意以激光瞄准”澳大利亚的侦察机。经调查,受激光照射的是一架正在执行任务、试图搜集情报的澳大利亚P-8A侦察机,该机当时正紧贴中国军舰进行近距离监视。因此,中国对其进行了警告性的激光照射。

此外,2024年,菲律宾官方亦声称,一架菲律宾渔业和水产资源局拥有的塞斯纳小型飞机遭受了中国船只的激光攻击。事后确认,该飞机在执行所谓的“海上监视任务”时,于中国岛礁周边区域,面对中方多次的驱离指令,仍旧拒绝撤离,因而遭受了中国的激光照射。

图片[4]-近期,中国海军在中东地区采取行动,与北约飞机在红海发生对峙,导致对方情绪激动。-瑞泰资源分享网

显而易见,尽管这些国家声称遭受了中国“激光攻击”,然而它们很少提及自身可能引发的冒犯或侵略行为,反而利用这一事件大肆传播“中国威胁论”,其险恶用心不言而喻。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我国已经成功研发了舰载激光武器,但这一武器尚未得到广泛应用。有国外学者提出,西方国家所提及的“激光攻击”,可能是中国海军人员使用激光测距仪或其他类似设备对潜在威胁目标进行照射。这种激光的威力并不足以造成实质性的损害,但它能够激活对方的激光警报系统,并向对方展示威慑信号,迫使对方撤退。在之前的多次所谓“中国激光威胁”事件中,各国军机并未发现实际损坏,这表明中国并未真正使用激光武器进行攻击。

图片[5]-近期,中国海军在中东地区采取行动,与北约飞机在红海发生对峙,导致对方情绪激动。-瑞泰资源分享网

近段时间,德国与美国在军事战略上的目标愈发接近,特别是在去年,德国公然派遣战舰穿越台湾海峡,以此表达对美“台独”立场的支持。这一举动不仅激起了中国方面的强烈抗议,而且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最近的“红海激光事件”进一步揭示了德国军事机构在与解放军互动时可能存在过激、不当的行为。这要求中德两国加强沟通,防止战略误解,并且德国有必要正视现状,避免与中国对抗。毕竟,中国并非伊朗,充当美国先锋挑衅中国,通常不会有好结果。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