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称美国与越南签订的贸易协定是对“中国制造”的围堵策略?在当前紧张之际,越南对中国加征关税的行为背后又隐藏着何种动机?
在7月9日之前,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逐步实施,7月7日,特朗普宣布自8月1日起对14个国家实施25%至40%的关税。然而,一些国家抢在时间节点之前与美国达成了贸易协议,越南便是其中之一。
7月2日,美国与越南在关税问题上达成了协议。尽管越南出口至美国的产品将面临20%的关税,这一比例相较于之前的46%对等关税有所降低,但越南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美国产品将享受进入越南市场的零关税待遇,且越南与中国的关系可能因此遭受重大影响。协议中有一项看似与越南无关但实则影响深远的要求:所有通过越南转运的商品将额外征收40%的关税。有分析认为,这是美国为遏制中国产品“洗产地”行为而提出的要求。越南方面尽管对这一无理要求全盘接受,显然是为了保护本国出口产业,不惜一切代价。
实际上,在今年6月美越第三轮贸易谈判之后,已有媒体报道称,美国正在积极向越南施压,要求其打击“洗产地”行为。美国认为,许多中国企业将生产基地或中转站设在越南,导致大量从越南运往美国的产品表面上标示为“越南制造”,实则源自中国,从而规避了美国的关税。
实际上,就在今年4月1日,即特朗普提出“对等关税”措施的前日,越南海关总署启动了对相关贸易和商品的专项调查。此后约半个月,越南工贸部发布了一项指令,旨在严厉打击非法转运的货物,并要求海关等相关部门加强对进口货物的监控,尤其是那些申请原产地证书的货物。
尽管如此,越南仍在进行最后的努力,试图通过自我审查的方式避开美国施加的强大压力,防止这一问题成为关税谈判的障碍,同时也避免美国在协议中强行加入相关条款。然而,目前的情况表明,越南已无法承受压力,对转运商品征收了40%的额外关税,从而正式成为美国针对“中国制造”的封锁策略中的一个关键部分。
在7月3日的商务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就相关议题发表了正式声明。声明中指出,中国方面愿意通过平等对话的方式解决与美国在经贸领域的分歧。然而,对于任何以牺牲中国利益为代价达成的协议,中国将采取坚决的反制措施,以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
然而,紧接着在7月7日,越南对中国的产品采取了新的贸易限制措施。越南贸易部当天发布声明,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热轧卷钢产品征收27.83%的反倾销关税,这一措施将持续五年。
越南此番行动并非突然发起,而是有着明显的先兆。根据越南海关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越南进口了总计600万吨的热轧钢,其中440万吨来自中国。由于中国产品在价格上具有显著优势,导致越南本地企业市场份额受到压迫。因此,自3月7日起,越南开始对中国出口的相关产品实施为期120天的临时反倾销税。
这次越南的行动,实际上是延续了之前临时反倾销税政策到期后的措施。根据相关机构的统计分析,此政策实施后,预计2025年中国对越南出口的热轧卷钢将比前一年减少近40%。在这个敏感时期,越南对华加税的行为,即便是对以往政策的延续,其所传递的消极信号无疑会被进一步放大,从而对中越关系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