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络上广泛传播了一段北京某女孩高考成绩查询的视频。这段原本只是家庭日常记录的视频,却因父母在得知女儿考得566分时的表情反应,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在视频中,妈妈前一秒面带笑容站在女儿的背后,紧接着在看到分数的那一刻,她的表情立刻发生了变化,她脱口而出:“怎么才这么点分?”与此同时,爸爸的身影也突然从画面中消失。
这段时长10秒的视频在流传开后,其意义发生了扭曲。网友们开始用放大镜般细致的目光审视这个家庭:他们翻出了三个月前母女俩追星单依纯的视频,并据此断言“追星会妨碍学习”。
有网民曝光了考试前祈求好运的场景,并对此进行讽刺,称之为“临阵磨枪”;此外,还有人直接指责母亲的遗传基因,认为“智力遗传存在问题”。
很快,情况发生了转变。女孩的母亲随后发布了视频的完整版本进行说明:父亲离开的原因是女儿要求他去取东西,而母亲所谓的“翻白眼”实际上仅仅是抬头看了一眼自己的丈夫。女孩本人也表现得非常冷静,正在查阅资料以寻找考试失误的原因。简而言之,这不过是一场因剪辑错误而引发的误会。
这位就读于清华附中的少女,自幼便成为众人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她的父母均为知识渊博的学者,家庭条件优越,每年仅补习费用就高达数十万元。在重点中学的模拟考试中,她的语文成绩始终不低于110分,总成绩稳定在600分以上。因此,当高考成绩公布为566分时,母亲的脱口而出“怎么这么点分”正是无数中国家庭在那一刻的真实心声。
浏览他们的社交媒体账户,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父母不仅会在深夜陪伴女儿备考,还会带她去听演唱会以放松心情,甚至在女儿遭遇挫折时,他们会立即着手规划志愿填报。这种既紧张又放松的教育方法,又岂是几张图片所能全面展现的呢?
数日之后,女孩的母亲发布了一段新的视频。视频中,一家三口正骑行于青海湖畔,视频下方附有文字:”人生广袤如旷野,非狭窄独木桥可比。”这句话或许是对那场网络风波最温婉的回应。
在这场舆论狂潮中,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评判标准上的双重标准。每当农村学生打破社会阶层界限,我们便对“寒门贵子”的故事感动不已;然而,当城市中产家庭表达出不满时,却常常被批评为“不知足”。事实上,教育资源的分配差异导致了截然不同的起点——以清华附中为例,去年高考的平均分数高达6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