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泪洒校园!”河南少年首战高考仅得669分,踏入北大门槛仅一节课便毅然选择退学重读。第二年,他以716分成绩考入清华,至2025年已保送研究生,一个关键因素使他决定不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网友戏称:“这孩子考清华简直比玩北大还轻松……”
“你真的要退学吗?这里是北大啊!”辅导员推了推眼镜,眉头紧锁地注视着眼前这位刚上完第一节课就前来办理退学手续的河南考生。他无法理解为何别人梦寐以求的北大,在他这里却如此轻易地被放弃。
站在办公室里的郭同学眼神坚定:“我确定,我对医学没有兴趣。”他承认北大是一所优秀的学府,但面对自己的兴趣,他毅然决定放弃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从头开始。
2019年9月,郭同学以669分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医学部录取。
然而,当他坐在解剖学教室里,听着教授讲解人体骨骼结构,闻到福尔马林刺鼻的气味时,他的胃里涌起一阵不适。还没等到下课,他就起身离开教室。
“医学不是我的兴趣,我不想勉强自己。”他语气平静,却坚定无比。辅导员沉默片刻,最终叹了口气:“好吧,我尊重你的选择。”
两天后,郭同学在室友惊讶的目光中,拖着行李箱离开北大,踏上了回河南的列车。他望着窗外飞逝的风景,内心没有一丝后悔,反而感到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因为他终于可以重新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然而,复读的日子并不轻松。每天早上5点半,天还没亮,他就已经坐在教室里刷题,头顶的白炽灯在清晨显得格外刺眼。课间十分钟,别的同学趴在桌上补觉,他却站在走廊上背英语单词,寒风刮在脸上,像细密的针扎。
他的班主任曾担忧地问:“万一明年考得不如今年怎么办?”他笑了笑,声音低沉却坚定:“不会的,我知道自己能考得更好。”
与此同时,父母虽然心疼,但从未阻拦孩子的选择,只是每晚在他书桌前放一杯温热的牛奶,轻轻关上门。
直到2020年7月,高考成绩揭晓,郭同学的成绩比去年整整提高了47分!消息传出,整个县城为之沸腾。他的高中校长激动地拍着他的肩膀:“你小子,真给咱学校争光!”
事情传至网络,网友们纷纷热议:“这是把高考当游戏通关吗?”“退学北大,复读上清华,小说都不敢这么写!”而郭同学只是平静地笑了笑,在志愿填报系统上郑重地选择了清华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现下,他已成为清华大学保研生并在实习中,日复一日地在实验室与图书馆间来回奔波。有人问他是否对当初的选择感到懊悔,他轻轻摇头道:“假如当时随便妥协,现在或许还在医学实验室前对着解剖模型发愣。”
他的经历虽无惊世骇俗的转折,却激励了无数人,让他们看到了另一条人生路径。人生并非只有唯一的答案,只有勇于打破常规的人,才能发现更优秀的自我。须知,真正的强者,从不畏惧从头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