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39年,全球犹太人口约为1400万。然而,到了1945年

在1939年,全球犹太人口约为1400万。然而,到了1945年,这一数字锐减至750万。到了1955年,人口回升至850万,1975年进一步增至950万,而到了1990年,全球犹太人口达到了1000万。

犹太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却也伴随着无数的挑战和争议。大约四千年以前,他们的先祖亚伯拉罕带领族人迁至今日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地区,定居下来。数百年后,著名的国王大卫建立了以色列王国,并在他儿子所罗门统治时期,在耶路撒冷建造了第一座供奉其信仰的神圣圣殿。

然而,这个王国并未能维持长久统一,很快分裂为南北两个国家。北方的以色列国被强大的亚述帝国消灭,十个部落从此消失无踪。南方的犹大王国也遭到新兴的巴比伦王国攻占,大量犹太人被掳至巴比伦为奴,这是他们历史上首次大规模被迫离开家园。

数年后,波斯帝国击败巴比伦,允许犹太人返回故土重建圣殿。但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希腊帝国在亚历山大大帝的领导下征服了这片土地,犹太人被迫接受希腊文化,许多人因此逃至埃及等地。

随后,罗马帝国接管了这片土地,情况愈发恶劣。犹太人多次反抗压迫,却遭到残酷镇压,一次起义中就有超过十万的犹太人丧生。公元135年,一次大规模起义失败后,罗马皇帝下令禁止犹太人进入耶路撒冷,幸存者被迫散居至欧洲、西亚、北非等世界各地,开始了长达近两千年的流散生涯。

在中世纪的欧洲,犹太人的流散生活尤为艰难。1096年,十字军东征时,队伍在德国莱茵河地区屠杀了数千名无辜犹太人。1290年,英国国王更是下令驱逐所有犹太人。对犹太人的排斥和迫害在欧洲历史上屡见不鲜。

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上台,引发了一场恐怖的噩梦。纳粹德国对整个欧洲的犹太人进行了有组织的大规模迫害和屠杀。二战前全球约有1400万犹太人,而到战争结束时,这一数字锐减至约750万,其中约600万犹太人在大屠杀中丧生。战后幸存者发现,他们失去了真正的家园,无处安身。在上述背景下,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决议,决定将巴勒斯坦地区一分为二,分别设立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国家。尽管犹太人人口占比较少,却获得了面积较广且相对富饶的土地(约56%),这引发了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然而,犹太人抓住了这一机遇。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正式宣布成立。

回顾这段历史,犹太民族在数千年中历经苦难,长期失去家园,特别是在二战期间遭受了种族灭绝的悲剧,他们的流散与抗争历程无疑是悲壮的。但历史是多面的。客观而言,这并不意味着犹太人的行为完全无误。

早在三千多年前,犹太人的祖先在迦南地(今巴勒斯坦)定居时,便与当地居民迦南人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迦南人要么被迫离开家园,要么在战争中丧生。在罗马统治时期,犹太人多次起义,虽然情有可原,但有时起义所造成的破坏超出了军事目的。

例如,公元66年的一次大起义中,反抗军不仅对抗罗马士兵,还闯入希腊人居住的凯撒利亚城,杀害了两万多名希腊居民,包括妇女和儿童。七十年后,巴尔·科赫巴领导了一次起义,因怀疑内部犹太人同族人和撒玛利亚人(当地另一民族)与罗马人勾结,处决了五千多名所谓“叛徒”。

这些内部的猜疑和杀戮,加上持续的战争,导致当时巴勒斯坦地区人口锐减,极度荒凉。一位罗马历史学家战后考察时写道,三天内都难以遇到一个活人。

在欧洲历史上,犹太人遭受排挤也有复杂的社会经济原因。例如,在中世纪,许多欧洲国家的统治者禁止基督徒从事借贷取利的工作,结果这一行业主要由犹太人经营。

一些犹太银行家确实存在放高利贷剥削穷苦农民的情况。比如13世纪的英国,农民若在春天借了一袋麦种,到秋天收获时就得还两袋。

更严重的是,当时的英国国王为了筹集军费,允许犹太人收取高额利息,年利率可能高达80%甚至200%,导致许多农民倾家荡产,生活陷入困境。这些历史积怨,也成为欧洲社会排斥犹太人的因素之一。

以色列建国后,领土问题依然是冲突的根源。如今,在巴勒斯坦的约旦河西岸地区,以色列并未停止扩张,推土机仍在巴勒斯坦人的土地上建设新的犹太人定居点。依据联合国去年的数据,目前在西岸已设立至少146个犹太人定居点。这些定居点如同网格般嵌入巴勒斯坦村庄及土地之中,将原本阿拉伯人的居住区域分割成零散的部分,进一步削弱了巴勒斯坦人建立独立国家的可能性。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