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空了一半:政策禁小学化,却把家长逼进天价学前班

近期,杭州一所公立幼儿园发生了令人费解的事件。原本中班有35名幼儿,但到了大班时,人数锐减至17人。经过园长解释,才发现这些孩子都转去参加了幼小衔接班。家长们表示,如果不让孩子提前学习拼音和算术,担心他们进入小学后跟不上进度。

此类现象并不罕见。据调查,全国超过八成的家长认为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尤其在二线城市更为普遍。尽管政策禁止幼儿园进行此类教学,但家长们却不得不自己掏钱为孩子寻找相关课程。例如,北京某幼儿园表面上撕毁了识字卡片,私下却向家长发送通知,要求孩子们在家学习200个汉字。郑州某小学的面试甚至考察乘法口诀,这无疑是在逼迫家长为孩子支付高昂的费用。

图片[1]-幼儿园大班空了一半:政策禁小学化,却把家长逼进天价学前班-瑞泰资源分享网

在北京,某些培训班在短短三个月内收费高达两万八,其教学内容不过是将一年级课本拆分后进行教授。而在武汉,一些幼儿园教师在下班后兼职教授拼音,所得收入甚至超过了他们的工资。这些机构普遍缺乏正规资质,却以“提前适应”为名,利用家长的焦虑心理从中获利。目前,全国幼小衔接市场的规模已超过两百亿元,这笔资金几乎全部由家长不情愿地投入其中。

图片[2]-幼儿园大班空了一半:政策禁小学化,却把家长逼进天价学前班-瑞泰资源分享网

一位南京家长表示,其子未参加过渡班,导致一年级拼音学习落后,老师频繁在家长群中提醒此事,孩子因此夜不能寐,焦虑至极。当前,家长们并非有意参与竞争,而是迫于无奈。尽管明白提前学习可能对孩子的成长不利,但若孩子在校园中遭受困扰,家长们也只能硬着头皮支付费用。

图片[3]-幼儿园大班空了一半:政策禁小学化,却把家长逼进天价学前班-瑞泰资源分享网

尽管政策明确要求小学实施零起点教学,但许多学校的招生面试却依然在考察超出教学大纲的题目。例如,上海的某些重点小学在考试中分数的指针甚至转动了多少度,而成都的小学则要求学生阅读英语短文。尽管教育部已经发布了相关文件多年,但似乎没有人能够有效监管小学的招生标准。去年,北京海淀区要求教师签署承诺书,然而这一举措并未得到认真对待,考试依旧按照旧规进行。

图片[4]-幼儿园大班空了一半:政策禁小学化,却把家长逼进天价学前班-瑞泰资源分享网

静安区对培训班的检查导致部分违规幼儿园失去了普惠资格。然而,在许多地区,由于培训班背后往往有资金支持,相关部门对此往往采取宽容态度。有研究表明,提前学习的孩子到了三年级并不一定成绩领先,反而可能更容易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尽管如此,现在又有谁愿意冒险去改变现状呢?

既然现行政策尚未调整,小学的考试方式依旧不变,家长们不得不继续投入资金为孩子报名培训班,而孩子们也因此失去了充足的玩耍时间。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 分享
相关推荐